详情介绍
17-4PH
执行标准:美国ASTMS17400,ASTM A564 630,UNS630
17-4PH是一种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。此钢除了固溶处理后直接获得马氏体组织而强化外,还通过随后的时效处理——获沉淀硬化相(含铜相)进一步强化。
17-4PH是由铜、铌/钶构成的沉淀、硬化、马氏体不锈钢。这个等级具有高强度、硬度(高达300º C/572º F)和抗腐蚀等特性。经过热处理后,产品的机械性能更加完善,可以达到高达1100-1300 mpa (160-190 ksi) 的耐压强度。
17-4PH化学成分
C:≤0.07
Cr:15.5~17.5
Ni:≤3.0~5.0;
Cu:3.5~5.0;
Nb:0.45~0.5
性能特点
高强度和硬度:通过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后,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硬度。其抗拉强度可在 1000 - 1600MPa 之间调节,硬度能达到 HRC35 - 45,能满足各种高负荷工况的需求。
良好的韧性:在保证高强度的同时,具有较好的韧性,使其在承受冲击载荷时不易发生脆性断裂,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
耐腐蚀性较好:铬和镍元素的存在赋予了它一定的耐腐蚀性,在大气、淡水和一些弱酸碱介质中表现良好,优于普通的马氏体不锈钢。不过在强腐蚀环境中,还需要适当的防护措施。
优良的加工性能:在固溶状态下,钢的塑性和韧性良好,易于进行锻造、轧制、冲压等热加工和冷加工操作。经过时效硬化后,虽然硬度增加,但仍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机械加工。
尺寸稳定性高: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后,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,在不同的温度和环境条件下,尺寸变化较小,适合用于制造对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。
热处理工艺
固溶处理:通常将钢材加热到 1020 - 1065℃,保温一段时间后迅速水冷。目的是使合金元素充分溶解在奥氏体中,获得均匀的单相组织,为后续的沉淀硬化处理创造条件。
沉淀硬化处理(时效处理):固溶处理后,根据不同的性能要求选择不同的时效温度和时间。常见的时效温度有 482℃、552℃、582℃等,时效时间一般为 1 - 4 小时。在时效过程中,铜等合金元素会以细小弥散的沉淀相形式析出,使钢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。
应用领域
航空航天领域:用于制造飞机的起落架、发动机叶片、紧固件、结构件等,满足航空航天设备对材料高强度、高韧性和尺寸稳定性的要求。
国防军工领域:可用于械的、机匣、和卫星的结构部件等,在恶劣的使用条件下保证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和性能。
医疗器械领域: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,可用于制造手术器械、植入物等医疗器械,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和卫生。
石油化工领域:制造阀门、泵体、轴类等零部件,能够抵抗一定的腐蚀介质,保证化工生产的正常运行。
食品加工领域:用于制作食品加工设备的刀具、容器等,符合食品卫生标准,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。